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武夷山桐木關 紅茶溯源

簡介為了與桐木關外冒充紅茶的茶葉相區別,他們將茶更名為“正山小種紅茶”,“正山”即為真正的高山上的茶,是“正宗”的意思

桐木關紅茶有幾種

1662年的英國皇宮,一場規模盛大的婚禮正在舉行。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將要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在婚禮的宴會上,賓客們驚奇地得知,凱瑟琳頻頻舉起的高腳杯中並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種從未聽說過的,來自古老中國的的神秘飲料,叫做紅茶。這位酷愛紅茶的凱瑟琳,因此多了一個“紅茶皇后”的美稱。由於凱瑟琳皇后的親身示範,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後,又有安妮女王提倡以茶代酒,紅茶開始在整個英國社會中普及,還因此演化出流傳於歐美的“下午茶”。隨著紅茶的普及,英國人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不過,英國人並不知道,這種遠道而來的紅茶在中國的誕生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傳奇經歷。

武夷山桐木關 紅茶溯源

在武夷山的桐木村,長久以來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明朝末年的一個採茶季節,一支北方軍隊路過桐木關廟灣,夜晚駐紮在當地的茶廠,睡在了茶青上。待到天明軍隊離開後,茶青已變軟發紅帶著黏性。茶農非常著急,為了儘量挽回損失,他們決定把已經變軟的茶葉搓揉成條,並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的枯萎材塊作為燃料來烘乾茶青。待到茶葉烘乾後,原來紅綠相伴的茶葉變的烏黑髮亮,並且帶有一股松脂的香氣。茶農們根據茶葉的特點,稱這種前所未有的茶為“烏茶”。可是“烏茶”在當地並沒有人願意買,於是江氏族人把茶葉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期望儘可能地挽回些損失。

武夷山桐木關 紅茶溯源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當第二年的製茶季節將來臨時,有人竟然願意出幾倍的價格來收購這種烏黑並且帶松脂香味的茶葉,並且付了現款。在高價格的驅動下,這種烏黑、帶有松脂香味的茶葉越做越多,生意也越來越興旺。桐木村的紅茶生產無法滿足市場的巨大需要,在高利潤驅使下,桐木村周邊地區也開始生產紅茶,到了18世紀,閩南、江西、廣東、浙江等地的茶農也紛紛加入紅茶的生產之列,這些茶都必須打上“BOHEA TEA”(武夷紅茶)才能夠出口。為了與桐木關外冒充紅茶的茶葉相區別,他們將茶更名為“正山小種紅茶”,“正山”即為真正的高山上的茶,是“正宗”的意思。

武夷山桐木關 紅茶溯源

無心插柳柳成陰,這種烏黑帶有松脂香味的茶葉的誕生開闢了茶葉史上一個全新的類別。在隨後幾百年中,“正山小種”成為風靡全世界的所有紅茶的祖先。

自“正山小種”紅茶出世以後,在中國,祁門紅茶以及宜紅、寧紅、滇紅、粵紅等紅茶相繼出現,工夫紅茶品種不斷增多。據史料記載祁門紅茶是1876年由一個在福建崇安縣任縣令的餘干臣回家鄉後,把福建“正山小種”紅茶製法帶回去,在至德渡街設紅茶莊試製成功的。宜紅、寧紅、滇紅、粵紅等的產生與“祁門紅茶”有著相似之處。而世界四大紅茶的其他三種:印度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及斯里蘭卡高地紅茶,甚至後來的肯亞紅茶等的產生與發展卻不得不提到一個叫做羅伯特·福瓊(Robert Fortune)的英國人。

武夷山桐木關 紅茶溯源

紅茶這種神秘的飲料在英國被沖泡起來,桂圓香四溢,引發了人們對遙遠的東方古國的無盡遐想。到19世紀初葉,大批的傳教士及貿易商追根溯源來到“正山小種”紅茶的原產地——桐木,進行考察及傳教。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福瓊是一箇中國通,在1842-1845年間,他曾作為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的領導人在中國活動。他精通中文、瞭解中國的習俗。1849年2月,他致函英國駐印度總督,他希望能到著名的紅茶產區—武夷山去考察一下。獲准後,他同僱傭的中國隨從到了武夷山,並從當地人那裡打聽到了一些茶葉秘密,特別是瞭解到茶葉的發酵處理。瞭解了中國的著名茶葉產區的茶樹以及茶葉生產技術後,福均回到印度,但他的茶葉技術仍然不能夠生產出優質的茶葉。他認識到只有中國的種茶和製茶人,才可以將茶葉生產的技術完整地傳授給印度人,只有他們,才能在印度製出第一批優質的茶葉。於是,他再次回到武夷桐木關招聘了8名製茶工人,並於1851年3月把他們以及秘密獲得的茶葉樹種帶到了加爾各答,最後落戶到了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阿薩姆。幾年後,福均完全掌握了茶樹的種植與製茶的技術。從此,印度阿薩姆紅茶橫空出世,印度、錫蘭等英國殖民地的紅茶逐漸成為世界紅茶的主流,歐洲等國的紅茶市場也逐漸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性。

茶葉慢慢地改變了歐洲人的口味,飲茶這種高雅的生活方式,也成為大英帝國的新式教育,並且迅速昇華為關於教養的隆重儀式,最佳化著從王公貴族到普通人民的日常舉止,一種獨特而又豐富的英式紅茶文化逐漸形成。而歐洲人的需求也在悄悄地影響著著中國的茶葉生產。

武夷山桐木關 紅茶溯源

兩百多年前,因為紅茶的緣故,星村成為武夷山僅次於下梅村的第二大茶葉集市,每年第一場春雨過後,茶葉開埠,這裡就開始熱鬧起來,南來北往的茶商紛紛聚集。清人劉靖曾經記述:“山之第九曲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在這裡,那些新鮮的茶葉被製作、包裝成武夷紅茶。隨後,一部分被運到下梅村,經過晉商的調配,踏上了遠赴俄羅斯的萬里茶路。另外一部分紅茶則由閩南或閩西的商人透過九曲溪,沿著閩江運到福州,然後再運至廈門出售給歐洲的商船。由於長期出海,為了行船安全,經營茶葉的閩西汀州人特別信奉媽祖。當年他們集資在星村修建汀州會館的時候,特意把會館建成了媽祖廟的樣子。這個叫做“天上宮”的會館現在還是閩北最大的媽祖廟。

如今,走在雲霧環繞被稱為大自然天然氧吧的桐木村,你仍然可以看到家家戶戶房屋旁邊“三樓凋萎、二樓燻焙、底下燒著松木大灶”的加工正山小種紅茶的“茶樓”。值得欣慰的是,在茶葉泰斗張天福老先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正山小種紅茶的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國運興則紅茶興,新一代正山小種正在引領著紅茶文化走向更輝煌的明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