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簡介現在有一個最簡單的演算法,就是茶葉加工廠在當地收鮮葉價格(清明前5天鮮葉80元—150元每斤不等,區別在於茶樹生長環境,採摘難易程度,海拔高度以及品種)其實,茶農也沒有定價權,是收購茶葉的加工廠定的價,他們說1斤多少錢再乘以4,就是1斤幹茶

茶葉一年可以採摘幾次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春茶季悄悄降臨。相信很多愛喝茶的朋友,已經開始著手購買自己想要的茶葉。可能大家已經發現,同樣是黃山毛峰,明前茶和雨前茶價格差異巨大。同樣是一個山頭的原料,生產日期不同,製作工藝區別,茶葉的最後價格就不一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跟茶葉的製作成本緊密相關(當然影響茶葉,最終銷售價格的不僅僅是成本,還包括很多因素,但是在這裡我們僅僅討論茶葉剛剛從茶農手上加工完全製作好後的成本)。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評判茶葉準確的生產成本要具體到每一種茶葉,甚至具體到哪個茶產區、哪個山頭、海拔多少、採摘時間等來分析,而不是籠統地問成本,讓人無法回答,

再說茶葉還有品種之分,有綠茶、紅茶、花茶,各種加工方式等等。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為講清茶葉的成本,我們還是撇開復雜的茶葉流通環節,單從茶葉產業鏈的末端,深入農村茶山,走近茶農,從茶葉採摘和加工環節來談茶葉,讓大家瞭解茶葉最基礎的成本。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以下方法可為大家參考:

以1斤清明前5天的普通(不包括核心產區,不包括企業特定種植,不包括品牌茶企)黃山毛峰來說說1斤成本有多高?

此處指的的是:從農村農民種茶、採茶、製成幹茶成品的一手價格。

種茶成本可以不去管,因為那無法核算,採茶成本每個地方的工錢也都不一樣,手快手慢更不好算。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現在有一個最簡單的演算法,就是茶葉加工廠在當地收鮮葉價格(清明前5天鮮葉80元—150元每斤不等,區別在於茶樹生長環境,採摘難易程度,海拔高度以及品種)

其實,茶農也沒有定價權,是收購茶葉的加工廠定的價,他們說1斤多少錢再乘以4,就是1斤幹茶的基礎成本(320—600元),因為

一斤上好的明前綠茶,需要四五斤鮮葉原料,擁有四五萬顆芽頭。

每一顆芽頭,就代表著茶農的一次揮手,一次掐摘,一次彎腰。

試想一下,如果你在一天之間,不停彎腰揮手,重複三五萬次,你還能堅持得下來嗎?

即使堅持了一天,第二天還能下床嗎?

茶農們茶季每天都要這麼辛苦,儘管時間長了,會習慣成自然,但身體承受能力有極限。大多數採茶工,也承受不住,為了增加收入,只有咬牙堅持。

尤其是,現在採茶的茶農,都是上了年紀的農民,身體本來就不算好,長期採茶,對身體的損耗很大,腰背痠痛,腰肌勞損,都是常事,幾乎每人都有。這種辛苦,無法對外人言,只能默默承受。

製作成本每斤幹茶一般的加工作坊,一般在20—35元不等。

由此推算出一斤幹茶的成本價等於四斤鮮葉價格加上製作加工費,大約在350—635元之間。

加工廠必須將當天收來的茶葉鮮葉,連夜加工,然後再開始銷售。大部分都起早到當地交易市場賣給了各地茶商,這樣走貨快,資金迴流後,又投入收鮮葉中。

加工廠一般就掙個加工費,也有茶商會定製,讓加工廠代收代加工的訂單。

以上說的只是最基礎的價格,相信各位能夠粗略判斷出茶葉成本價,而這個價格,只是成品一手的出廠價。而茶農,一年四季,只要採茶,起早貪黑是最少不了的。以前跟著母親上山採茶,起床時天上還是漫天星斗。收拾妥當,臨出門天邊才有魚肚白。

為何要這麼早,因為茶多數種在高山,光上山就要近一兩個小時。爬到茶園裡,天光大白,正好能看到遠山的日出。茶農迎著朝陽開始一天的勞作。可悲的是,大多數茶鮮葉只有短暫的價高時間,例如,春茶價格頭春最高,而後越來越低,甚至一斤就十幾元……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我想茶葉入口的微苦,一定有一點是來自茶農的辛苦,而後的鮮甜大抵是茶農豐收的喜悅的浸潤吧。

茶葉成本粗計,廣大茶農付出不易

本文來源:

圖文來自徽茶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