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簡介透過運用實證研究法對資本理論進行研究,《國富論》認為資本是一種永恆的、絕對的生產方式,資本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絕對的促進作用

怎樣全面看待資本主義

引言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知道,《國富論》採用了實證研究法對資本理論進行研究。所謂“實證研究法”就是一種試圖解釋世界,著力於描述事物,回答“是什麼”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不具有價值判斷,只是指出事物本身“是什麼樣子”。縱觀《國富論》的資本理論,可以發現《國富論》闡明瞭許多事物“是什麼”的問題。

例如,《國富論》闡明瞭“資本是什麼”的問題;闡明瞭“資本的來源是什麼”的問題;闡明瞭“資本的作用是什麼”等問題。可見,《國富論》是將關於資本的問題都做出了“是什麼”的回答。

由此可見,《國富論》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資本理論。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資本論》研究資本理論的方法則從實證研究法跨越到了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方法。由於實證研究法是一種基於事物表面進行研究的方法,所以,運用這種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通常是不夠全面的。

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核心”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核心”的基礎上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強調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認為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之間的鬥爭是推動事物不斷運動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研究方法的辯證性

這種研究方法的辯證性、發展性使它成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最為科學的方法論。德國的一位評論家曾這樣評論《資本論》的研究方法,他指出:“在馬克思看來,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發現他所研究的那些現象的規律

除此而外,最重要的是這些

現象變化的規律,這些現象發展的規律,

即它們由一種形式過渡到另一種形式,由一種聯絡秩序過渡到另一種聯絡秩序的規律。”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馬克思認為事物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所以事物的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事物的發展而變化的。

因而在研究問題時,應當以發展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

德國的這位評論家指出“馬克思給自己提出的目的是,從

觀點出發去研究和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這種研究的科學價值在於闡明支配著一定社會有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有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

馬克思指出這位先生對《資本論》研究方法的恰當描述“不正是辯證方法嗎?”

《資本論》通篇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對資本的產生、發展、滅亡的必然性進行研究,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將被更高階的生產方式所替代的客觀規律。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資本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闡明瞭資本的兩面性。

《資本論》認為資本既有文明的一面又有野蠻的一面。

資本的文明作用

資本的文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資本將人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前的桎梏中解救出來,使具有奴隸身份的人擺脫了對奴隸主的人身依附關係和從屬關係,使奴隸轉變為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轉變為擁有勞動力商品的,與貨幣佔有者具有平等法律關係的自由人。

第二,資本對生產力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資本在不斷創造出更高階的社會形態的物質基礎的同時,也創造出了自身走向滅亡的歷史條件。所以,資本作為一定社會歷史形態的產物具有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作用。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正如《資本論》所述:

“現在的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並且經常處於變化過程中的有機體。”而資本的野蠻作用主要體現在資本的剝削性上。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本家用無償佔有的他人勞動的果實不斷擴大對他人勞動果實的佔有。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家不惜犧牲工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不斷對僱傭工人進行殘酷的剝削和無情的壓榨。

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越來越處於從屬地位。

機器對工人的排擠,使他們淪為絕對的赤貧。所以,伴隨著資本家階級財富積累的同時,是工人階級貧困的積累。這就是資本的野蠻作用,它損害人的

健康,壓迫人的天性,踐踏人的尊嚴,使人的勞動成為異己的存在。

由此可見,《資本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闡明瞭資本的辯證的兩面性。

《資本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闡明瞭資本生產力作用的兩面性。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資本論》認為資本既有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又有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消極作用。

《資本論》指出資本的逐利本性推動人格化的資本不斷改良機器和生產方法,從而促使機器大工業的形成。

這種生產方式使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可見,《資本論》肯定了資本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

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越來越暴露出它的本性。並且,資本作為一種生產關係越來越不適應它所推動的生產力的發展,資本自身形成了一種與財富生產本身無關的限制,這種限制使資本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由此可見,《資本論》透過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資本,“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的經濟形成過程中的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表現為文明的和精巧的剝削手段。”資本的消極作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逐漸顯現出來,

當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必然走向滅亡。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在已經發展的生產力基礎上,必然會建立起新的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由此可見,《資本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闡明瞭資本對生產力產生的兩種相反的作用。

綜上所述,《國富論》基於實證研究法,只看到了資本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的一面,而沒有看到資本阻礙生產力發展和自我否定的消極作用。

《資本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從事物的兩面著手進行分析,對資本理論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徹。

上述的資本兩面性、資本對生產力作用的兩面性等資本理論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方法在《資本論》中實際應用的典型例證。

透過這兩個例證可以看出

“辯證性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繼承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

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由此可見,《資本論》研究資本理論所採用的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方法是對《國富論》研究資本理論所採用的實證研究方法的超越。

由規範研究方法跨越到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方法

《國富論》在實證研究法的基礎上運用了規範研究法研究資本理論。規範研究法是一種試圖改善世界,著力於描述事物

“應該是什麼樣子”,

即回答“應該是什麼”“應該怎麼樣”的問題。

由此可見,規範研究法是站在一定的階級立場,受價值判斷影響對

問題作出

回答的研究方法。

一般情況下,規範分析根據實證分析和價值判斷得出結論或答案。

所以,《國富論》在運用了實證研究法得出了“資本是什麼”、“資本的來源是什麼”、“資本對生產力的作用是什麼”等問題的答案後,它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得出了“應當怎麼樣”的結論。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透過運用實證研究法對資本理論進行研究,《國富論》認為資本是一種永恆的、絕對的生產方式,資本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絕對的促進作用。

因此,《國富論》認為人類社會的改善應該依靠資本,所以人們應該奉行節儉,擴大資本規模,不斷進行資本積累從而實現社會利益。

由此可見,《國富論》回答了“應該怎麼樣”的問題,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

所以,《國富論》採用了規範研究法研究資本理論。

由於亞當

·斯密先入為主的在自己的腦海中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立場,所以他認為資本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是增加國民財富、增進社會利益的要素。

與《國富論》不同,《資本論》運用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研究資本理論,

這是對《國富論》研究資本理論採用的方法的巨大超越。

《資本論》認為資本自身的兩面性促使資本不斷運動和發展,直至走向死亡。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前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前期,資本的文明性起主導作用。此時的資本具有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資本對生產力的阻礙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

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

這意味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是絕對的生產方式,它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階段,它必將走向滅亡被更高階的生產方式替代。正如馬克思所述:

“一旦生活經過了一定的發展時期,由一定階段進入另一階段時,它就開始受另外的規律支配。”所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中包含了發展的觀點,它強調歷史的階段性。

結語

由此可見,《資本論》運用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始終站在人類的立場上,透過對資本的產生、發展到滅亡整個過程的研究,闡釋了資本理論的核心觀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