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除了頭孢,這五種藥+酒,也說走就走!

簡介酒喝多少算是“小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如飲酒,成年男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大約相當於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白酒75毫升或高度白酒50毫升

大雪碧多少升

酒喝多少算是“小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

成人如飲酒,成年男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大約相當於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白酒75毫升或高度白酒50毫升;成年女性不超過15克,大約相當於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白酒45毫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2021)》則指出,酒精攝入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呈J型關係,即酒精攝入量為7克/天時達到最大保護率,>24克/天時失去保護效果,而過量飲酒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但這並不意味著少量飲酒就是有益處的。

除了頭孢,這五種藥+酒,也說走就走!

近來,《柳葉刀腫瘤學》(TheLancetOncology)發表了一項最新的全球癌症負擔報告,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全球約有

74萬新發癌症

與飲酒具有因果關係。

此外,無論是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CCN)臨床指南,還是我們中國自己的腫瘤防治指南都指出,酒精是導致癌症的罪魁禍首之一。

換句話說,

您攝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您的患癌風險

。因此,從健康角度考慮,最好不要飲酒。

關於酒量的傳言

有人說“喝酒不上臉是酒量大”“喝酒臉紅的人解酒快”,這些都是真的嗎?要解釋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了。

1、喝進肚子的大部分酒精都會被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再隨著血液迴圈進入肝臟。

2、在肝臟中,酒精首先會被乙醇脫氫酶(ADH)催化代謝為乙醛,乙醇脫氫酶越多就代表將乙醇代謝為乙醛的能力越強;

3、接著,乙醛在乙醛脫氫酶(ALDH)催化下代謝為乙酸,同樣乙醛脫氫酶的含量越多代表將乙醛代謝為乙酸的能力越強。

喝酒最傷身體的不是酒精,而是酒精的代謝產物——

乙醛。

乙醛在體內可以加速血管擴張,是引起臉紅、心跳加快的原因。

因此,喝酒臉紅意味著體內有毒的乙醛已經嚴重超負荷,是身體發出的警報,而不是解酒快的特徵。

由於乙醛脫氫酶在人群中的個體差異性,體內乙醛脫氫酶含量多的人,乙醛轉化速度快,不容易“上臉”和出現醉酒症狀,也確實比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酒量大。

但是酒量大就意味著可能攝入更多的酒精,引起身體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除了頭孢,這五種藥+酒,也說走就走!

酒與食物的搭配禁忌

白酒+啤酒

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分,可促進白酒中高濃度酒精在全身的吸收和滲透,更容易使醉感提前到來,難受程度加重。

白酒+濃茶

濃茶中的茶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不但起不到解酒作用,反而會加重心腎負擔。

烈酒+紅牛

功能性飲料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電解質、鹽、氨基酸、維生素等,摻兌在酒中飲用,電解質中的鈉離子和咖啡因會增加心臟負擔,使人感到心慌、胸悶等。

紅酒+雪碧

碳酸飲料在胃裡釋放大量二氧化大碳,會加快酒精進入小腸的速度,促進酒精的吸收。

啤酒+海鮮

啤酒中的維生素B1容易與海鮮中的嘌呤發生反應,導致人血液中的尿酸增加,對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者不利。

白酒+辣菜

吃得太辣會加強白酒的熱性,使人出現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

服藥期間注意避免喝酒

俗話說“頭孢配酒,說走就走”,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吃頭孢菌素類藥物後喝酒引起的反應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是一種戒酒藥,其在與乙醇聯用時,可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為乙醛後,不能再繼續分解氧化,導致體內乙醛蓄積而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令人對酒產生厭惡感,從而實現戒酒的目的。

許多藥物具有與雙硫侖相似的作用,用藥後若飲酒,會發生面部潮紅、眼結膜充血、視覺模糊、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出汗、口乾、胸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驚厥,甚至導致死亡。

除了頭孢不能與酒同時服用外,還有其他一些藥物服藥期間也不能飲酒。

除了頭孢,這五種藥+酒,也說走就走!

鎮靜催眠類藥物

服用安眠藥的同時大量飲酒會使血壓降低到極低的水平,並導致呼吸困難。

解熱鎮痛類藥物

這類藥物本身對胃黏膜有刺激和損傷作用,而酒精也傷胃,兩者雙管齊下,可導致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等疾病的發病率大大增高。

降壓藥

服用降壓藥的同時飲酒,可引起血管舒張,出現低血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降糖藥

使用降糖藥的同時飲酒,容易出現低血糖。

抗抑鬱藥

抗抑鬱藥和酒都會延緩中樞神經系統的執行節奏,影響大腦功能和思維能力,降低人們的判斷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甚至還會導致抑鬱症的症狀惡化。

總之,飲酒有害無益,能不喝就不喝;出門應酬時,能少量喝就儘量少喝。

本文作者:陳潔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本文首發:家庭用藥雜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