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標簽亞里士多德

伽利略的驚奇發現與他的發明

可是伽利略透過這支簡陋的望遠鏡,發現月亮和地球一樣,有高山也有深谷,既不平滑,也不光潔...

對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的片面定向的檢討

這種學問一方面是以“個別實體”的確立為基礎而探討其原因或根據(四因),另一方面則以語言的邏輯功能為指導來解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

閱讀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正確方式

人們對於亞里土多德和亞歷山大兩人的關係所希望知道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無法確定的,特別是因為關於這個題目不久就有種種傳說編造出來...

亞里士多德完全弄錯的五件事:男人的血比女人的更熱?

另一方面,亞里士多德犯了一個錯誤,他認為重量是一些東西比其他東西落得快的原因,一位生活在大約公元490年至570年之間的希臘學者菲洛波努斯表明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亞里士多德——幸福倫理學

亞里士多德——幸福倫理學

三、“中道”道德德性很容易被理解,理智德性卻讓人很困惑...

文賢慶、李仁杰:新亞里士多德主義“新”在何處?

文賢慶、李仁杰:新亞里士多德主義“新”在何處?

與康德主義和功利主義各自將人抽象成“實踐理性存在物”和“趨樂避害的存在物”不同,赫斯特豪斯認為行為者在道德生活中所展現出的慾望和情感反應具有重要的內在價值,慾望和情感對行為者從事美德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力...

人類思想導師,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與友愛觀,透徹犀利,你認同嗎?

他又把”善”與德性相關聯,將幸福理解為一種“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認為幸福是屬於現世人,存在於生活經驗與理效能力的行為活動中,所以,他認為德性是幸福的終極意義,這與蘇格拉底得“美德即知識”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第二章: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和宇宙觀

包括“地球是宇宙中心”“物體具有基本性質和天然運動趨勢”“月下區是不完美的區域而月上區是完美的區域”等內在觀點,都是西方主流世界所達成的共識中的一部分...

英國的天才叫牛頓,德國的天才叫愛因斯坦,中國的天才叫什麼?

也正是因為牛頓具有著超乎常人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所以在後來牛頓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順利地通過了劍橋大學的入學考試,而在進入了大學之後,牛頓更是如魚得水一般在課堂上學習了許多他平時很難接觸到的知識...

讀《絕妙警句格言》

讀《絕妙警句格言》

比如這一句:一個正直的人要經過長久的時間才看得出來,一個壞人只要一天就認得出來...

《論法的精神》:奴隸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論法的精神》:奴隸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家庭中都存在著天經地義的奴隸制,家庭是城邦的基本單位,而一個完整的家庭是由奴隸和自由人組成,所謂“由於男男女女主人奴隸之間的聯絡結合,首先便形成了家庭”,家庭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基本共同體,他們的關係是主...

哲學概念--“實體”

哲學概念--“實體”

實體本質、具體事物、個別主體、現象的支持者等意義,其含義一般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作為一切屬性的基礎和萬物本原的東西...

現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真正的物理巨人

現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真正的物理巨人

伽利略在1636年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寫道:如果依照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假設有兩塊石頭,大的重量為8,小的為4,則大的下落速度為8,小的下落速度為4,當兩塊石頭被綁在一起的時候,下落快的會因為慢的而被拖慢...

亞里士多德悖論,一個思考下去會顛覆你的數學認知的難題

後來,伽利略也思考過同樣的問題,為了能夠將這個問題簡單直觀化,伽利略沒有使用同心圓,而是使用同心多邊形,這樣一看,問題就直觀得多了,伽利略發現,表面上看起來大小六邊形是一同滾動的,但是如果細看就會發現,小六邊形所經過的軌跡並不是一條直線,而...

談一談思辨-談一談系列

愛思辨的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變化的現象都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存在,僅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意見而已,而事物永恆不變的本質才是真實的存在...

智慧筆記:“實體”、“第一實體”、“第二實體”,揭示了什麼?

智慧筆記:“實體”、“第一實體”、“第二實體”,揭示了什麼?

“實體”觀點根據亞里士多德“實體”的觀點,假如某個事物不僅是個別的,與此同時又是“能夠被分離的”,也就是可以獨自存在的,那麼,這個事物就是他所認為的“實體”...

淺談亞里士多德的實體學說

淺談亞里士多德的實體學說

總而言之,亞里士多德認為,事物由質料和形式構成,質料是沒有規定性的潛能,因而不能獨立存在,形式則是實現了的“這個”,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所以更是實體...

探源伽利略科學研究方法背後的知識觀

在中世紀歐洲,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這兩種知識觀一直是分離的,新柏拉圖主義把“理型世界”發展成為“天堂”成為基督教的哲學基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督教極度排斥亞里士多德,直到神學家阿奎那的出現,才把亞里士多德理論收編為基督教哲學,亞里士多德的觀...

亞里士多德:莫使政治失去靈魂淪為軀殼,公民才是無上榮耀

亞里士多德:莫使政治失去靈魂淪為軀殼,公民才是無上榮耀

古希臘城邦莫使政治失去靈魂淪為軀殼政制與公民之所以是形式與質料的關係,原因在於公民德性的最終實現取決於政治秩序的優劣,政制即為公民的生活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