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簡介在對遠望谷收購訊息公佈後所有相關公告梳理之後可以發現,公司雖然每個月都會對外公佈收購的談判和進展情況公告,但收購對方是誰,預算是多少,以及收購的可能細節在公告中卻隻字未提

來源未知在哪裡

上市公司收購外部資產,不論擬收購標的規模是大是小,只要最終是為了公司業務發展,市場多數時候還是認可的。當然,作為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詳盡且公平的資訊披露自然少不了。根據證監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53號令)第三十七條的規定,上市公司籌劃、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相關資訊披露義務人應當公平地向所有投資者披露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相關資訊。但很明顯,今天的主角遠望谷在執行這一規定時似乎出現了偏差。

公開資料顯示,遠望谷最早在2022年7月14日簽發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補充公告當中,曾披露了公司的資產購買計劃。該公司當時表示,公司擬籌劃收購標的企業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電力安全產品,公司希望透過本次收購,利用標的企業已有的市場渠道資源,透過銷售渠道協同,拓展公司RFID技術和產品在電力行業的應用。

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曾經自稱“中國物聯網產業的代表企業”,並且是國內首家RFID行業上市公司,又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63計劃”專案承擔單位等光環加持。如果收購真的能夠成行,考慮到可能產生的互補效應,對公司基本面無疑是利好。當然,不少資金似乎並不想等太久,而是提前開始了炒作。

從行情資料來看,遠望谷早在7月初公司資產購買計劃披露前便有放量上漲,甚至連續收出兩個漲停,與大盤指數和行業表現明顯背離,如此走勢令不少投資者摸不著頭腦,直到上述公告的釋出。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那麼,這波大漲的背後,究竟是誰在推波助瀾?答案就藏在龍虎榜資料當中。

根據對龍虎榜資料的梳理,遠望谷在2022年僅登上過兩次龍虎榜,其中第二次正是資產購買計劃披露之前的7月13日。合併重複席位之後,該日9個上榜席位全是清一色的券商,其中作為主要遊資之一的財通杭州上塘路,以及號稱“散戶天團”的東財拉薩東環路及東財拉薩團結路營業部無疑在熱度上最為搶眼。

從9個上榜席位的淨買賣金額來看,東財兩個席位合計淨買入只是略高於100萬元,而包括財通杭州上塘路在內,買一到買四席位的淨買入金額都在1000萬元以上,遊資做多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不過問題是,遊資如此精準的做多,再疊加上收購涉及的利好訊息,歸因於提前洩露也並非不可能,但詳情還有待證實。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詭異的問題還不止這一點。在對遠望谷收購訊息公佈後所有相關公告梳理之後可以發現,公司雖然每個月都會對外公佈收購的談判和進展情況公告,但收購對方是誰,預算是多少,以及收購的可能細節在公告中卻隻字未提。而且在保密了半年之後,股民2023年1月等來的並不是收購成功,而是終止籌劃收購,此時上述資訊仍然沒有對外公開,這與該公司2018年公告全資子公司收購OEP 10 B。V。時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遠望谷對於收購細節諱莫如深,也難怪有專家就此事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會指出,是否涉及“忽悠式”收購可能遭到監管層關注了。

常理而言,上市公司在收購資產時,技術或者其他方面涉及機密的部分不公開無可厚非,但遠望谷對於收購對方以及預算等並不涉及機密的資訊也選擇不公開,確實難免讓人懷疑收購的真實性。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投資者會問,遠望谷究竟為何要如此執著的推進收購,而且還是在詳細資訊都未知的情況下?財務資料可能是這一問題的有力答案。

雖然遠望谷在公開資訊當中對具有的高科技元素著墨頗多,但公司已經公佈的利潤資料似乎與此並不相配。

根據統計,在遠望谷上市後的所有年報(2022年為前三季度累計,下同)當中,僅有2019和2020年的淨利潤絕對值超過2億元。以2019年為例,該年度遠望谷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43億元,創下上市後的新高,但在細挖之後可以發現,這7。43億元幾乎全部來自於非經常性損益,扣非之後的盈利只有600萬元。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如此之多的投資收益究竟從何而來?根據遠望谷的公告,公司在2019年9月20日減持了思維列控的股票,貢獻淨利潤6706。92萬元。在該項出售完成之後,公司由於不再對思維列控有重大影響,所持有的思維列控股權從“長期股權投資”變更為按公允價值計算的“交易性金融資產”,2019年因此產生了6。89億元的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很明顯,持有股權的會計分類變更確實讓遠望谷獲得了不少短期收益,但未來營收也與股權的市值深度繫結,相信這也是導致2020年明顯虧損的原因之一——當然,不論盈利還是虧損,與公司所宣傳的“高科技元素”都沒有太大關係。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來源:遠望谷2019年報)

退一步講,就算遠望谷盈利和虧損一切正常,公司頗高的“三費”佔比,從財務角度上來看也是難以長期持續的。

根據統計,遠望谷的“三費”佔比2013年以前還維持在三成以下,但2014年之後便開始逐步上升,到2018年時甚至超過57%。該佔比此後雖有下降,但多數時間也維持在40%以上。毫無疑問,如果公司每年大部分收入都要用於“三費”,那麼遠望谷的成本控制能力實在堪憂。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根據財務資料整理)

問題還不僅如此。截至最新一份財報,遠望谷“三費”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47%,按申萬行業分類口徑計算,在同行業37只個股當中排名第一。就算考慮到統計口徑的可能差異,這一資料也意味著,公司與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相比,似乎更喜歡靠花錢維持品牌形象——當然,效果如何,投資者對照淨利潤一看便知。

除了未知還是未知!遠望谷“糊塗”收購究竟為哪般?

(根據財務資料整理)

遠望谷著急收購,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公司業務已很難有所改善,“病急亂投醫”,在業績壓力下甚至忽略信披制度要求,而現在又稀裡糊塗結束收購,這樣兒戲般的操作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