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簡介南京教案發生後,雖未波及韶州、南雄、南昌等地的傳教士,但他們的活動受到限制,其中一批傳教士被迫轉入地下,隱藏在中國教徒家中,如北京的龍華民和畢方濟,隱居在徐光啟家中,杭州西子湖畔的楊廷筠住宅裡,也躲藏著郭居靜、艾儒略、金尼閣等人

風之息一天能用幾次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南京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教案事件。這次教案的發生決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江西、廣東等地發生一系列抗教事件後的總爆發。

早在利瑪竇去世之前,韶州、廣州和南昌已發生一系列的抗教事件。

1、韶州抗教事件

在韶州,龍華民的急進措施,引起當地居民的對抗情緒,教徒焚燒各種神像,使廣大群眾產生強烈的不滿。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比如:

灶王爺是每家每戶都供奉的神像,這些神像,“陪伴著他們出生和長大,並且被尊為他們的保佑者,現在卻必須把他們從神龕上搬除,在這個民族看來似乎是給予粗暴的待遇。因此,有些人不忍看見偶像落到煙火裡去,尤其是家裡的爐火裡去。”

再如:

鄉間的迎神賽佛,是中國農村的傳統風俗,有一次,鄉民抬著偶像遊行,到了教堂門口,龍華民責問他們要幹什麼,他們要龍華民向偶像敬拜,而且還要捐錢,龍華民不僅不捐一分錢,還說你們選錯了神,並宣告他自己只拜唯一的上帝,不能以任何方式助長偶像崇拜。

龍華民的言行激怒了遊行的民眾,引起了衝突。

還有一次,韶州地區土地長期乾旱,莊稼枯死,城裡處處在祈禱,市場關閉數日,家家門前點燭焚香,乞求偶像降雨救民。

不久,他們又從鄉下搬來一尊鼎鼎有名的神像,拾著遊行,向它敬拜,獻上祭品。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然而,老天還是不下雨,於是到處傳言說:

“觀音菩薩生氣了,因為她背上每天都要挨燒。”

這指的是天主教徒焚燒偶像之事。這一傳言使當地居民對教徒十分惱火,就好像是這些人親手焚燬莊稼一樣,有幾個人商量,如果龍華民膽敢再到村裡傳教,就把他當作罪魁禍首除掉。

當地鄉學中的教師和其他知識分子也反對龍華民的傳教。

當他們得知一些學生不跟他們商量就加入天主教時,氣得大肆咒罵龍華民,尤其是龍華民要來佈教,更是火冒三丈,“他們轉向百姓,拼命煽動群眾示威,用難聽的名字叫他們,還罵他們懶惰,他們的目的是要誘使百姓向管轄權包括郊區在內的縣長公開上書,攻擊破壞偶像的外國敵人。”

同時,他們責問教徒說:

你們的教理在四頁紙上就講完了,而我們中國經典是宏篇鉅著,詞句精美,誰會愚蠢到要選擇你們的那本小書呢?

經過幾次挫折,使龍華民逐漸認識到: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要中國人棄絕邪神,竟比印度、日本人還要難。

第一,到處有偶像,不但廟宇裡,便是家裡也供著。第二,佛堂、家堂是家族的公有物,毀壞了,對不起祖宗。

第三,神像中也有代表先賢的。

第四,因為這些神像是古代皇帝所提倡敬供的,到如今已有1600多年了,要改變這種習慣,非由皇帝自己發起不可。”

雖然龍華民已認識到這個問題,也採取一些調整措施,但由於與當地民眾積怨已深,無法從根本上改善處境,反教事件接踵而來,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利瑪竇決定放棄這一據點。

他在十月十九日的書信中說:

“以後,我們對於各處住院,仍當依照需要儘量派遣司鐸,但韶州一處神父們既須保護教友,不受教外人欺侮,又要常住著,堅固他們的信德,該做的事實在太難了,所以我們決計暫時停派新來的神父到那裡去。”

萬曆三十六年三月六日,利瑪竇的信上又說:

“我們想把這地方放棄了,背教的人多,奉教的都冷淡得很,仇恨更深了。”

兩天後他又說:

“教友們冷淡已極,收穫的希望極小。”“新奉教的人,競可以說是絕跡了。”

萬曆三十八年即利瑪竇去世後第二年,韶州教堂關閉了。

2、南昌抗教事件

南昌教務本來發展不快,但自李瑪諾從北京回到南昌後,使南昌教務興盛起來,到1605年教徒增加一倍,約有200多人。

由於信教人數的增多,原來教堂已容納不下,必須輪流使用,聖像和紀念章也不夠分發,1607年李瑪諾花了1000枚金幣購買一所大住宅,準備開辦一個小規模的學院。

教會的迅速發展引起當地文人學士的不滿,在孔廟的一次集會上,27名生員聯名向布政司控告傳教士的罪行。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但是李瑪諾不僅沒有被趕走,還被允許購買一所較小的房子,引起文人學士的更大不滿,他們編寫了一本小冊子,到處散發。

他們聲稱,他們不是出於任何個人考慮才起來反對外國人的,而是為了保全國家完整和維持祖先的法制。他們要百姓牢記,由於和外國人交往,從一開始就會遭受很大的災難。

3、廣東抗教事件

正當南昌出現抗教時,廣東省也爆發了一個多月抗教運動。

首先,在澳門發生焚燒青州教堂事件。青州島在澳門之西北,原是一個海盜出沒的島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保羅學院院長未經廣東地方政府許可,在“青州建寺,高六七丈,閎敞奇,非中國所有”。引起當地政府及群眾的嚴重不安。

有一天,正當葡萄牙傳教士及教徒們在祈禱時,駐澳門的官吏帶領一批人來到青州島上,燒燬居室和教堂,並將教堂裡的聖像撕毀。

教堂的一個修士把被撕毀的聖像帶回澳門,葡萄牙人和耶穌教徒知道這件事,認為受到侮辱,不禁大怒,帶了棍子,衝到官員住所,劫掠財物,並把官員抓到神學院。

後經澳門當局出面調停,才把抓來的官員釋放,雙方的爭執移交香山縣處理,一場風波暫告平息。

接著,又因教派內爭引起一場更大的風波。

天主教奧斯定會的桑蒂斯與耶穌會士發生矛盾,於是散佈說耶穌會士將聯合一部分葡萄牙人,勾結荷蘭、日本兵艦,密謀進攻中國。

他們還利用內地的信徒作內應,要像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屠殺華僑那樣,先在澳門殺盡中國人,然後進攻廣州,劫掠財物。

暴亂的首領就是郭居靜,因為他會講中國話,穿著中國的衣服,到過南京、北京等地,他計劃接管中華帝國,並且自封為君主。澳門的中國居民得到這個訊息,十分恐慌,紛紛逃出澳門。

兩廣總督獲悉澳門的情況,立即召集緊急會議,釋出命令徵集全省的水陸軍隊,然後下令拆除廣州城牆外面的全部房屋,中斷與澳門的一切貿易,禁止任何人接待從澳門來的人,特別禁止接待外國傳教士。

正當此時,黃明沙正從南昌返回澳門,路過廣州,有幾個教徒勸告他躲起來,他以為所帶的證件可以得到充分保護,仍同別的信徒一起去教堂。

廣州府同知得到這情報,立即逮捕黃明沙。這一抓獲奸細的訊息不脛而走,傳遍全城,於是聚集大批群眾,街道都堵塞了。

第二天,又在黃明沙的行李中發現用歐洲文字寫的信件和書籍,以及葡萄牙式樣的衣服,斷定他是從澳門派來的探子。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不久,廣州府又發出一道告示,指責傳教士的十一條罪行:

(1)破壞中國海禁;(2)在澳門建造炮臺;(3)勾結日本人侵犯中國;(4)擔任間諜工作;(5)行使詛咒等各種妖術;(6)派遣黨徒與倭寇私通;(7)做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首領;(8)有煉製白銀的法術;(9)私入中國內地傳教,煽動愚民謀叛作亂;(10)毀壞神像;(11)曾被官府驅逐。

以上各地發生的教案雖然暫時平息下去,但產生衝突的根本原因並沒有消除,特別是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利瑪竇去世,龍華民擔任中國傳教團監督後,矛盾不斷加深,終於爆發了著名的南京教案。

4、南京教案為何會發生?

為什麼利瑪竇去世後,矛盾會激化呢?

這與龍華民的傳教作風有關。

對於利瑪竇的傳教方法,裴化行的《利瑪竇司鐸傳》曾作過精闢的分析。

他首先引述一位作家的意見說:

利瑪竇為了迎合華人心理起見,傳教有如下幾個特點:

(1)易僧服為儒服。僧服曾使他與佛教和尚相淆混,同時,佛教勢力雖昌盛,卻為士大夫所不喜,儒士們則到處受人尊敬。

(2)不向群眾宣教。那時中國人討厭聚眾宣講,他用談話的方式,在寓所客廳中與人公開論道。

(3)援引中國經書,證明天主教義和中國古儒所講的道理正相符合,可以補先儒之不足,以此證明天主教義不是外國人的道理。

(4)用高深的漢文著書立說,闡明基督聖道是至高無上的智慧。

(5)用西洋學術獲得博學鴻儒的聲譽。

裴化行認為,利瑪竇傳教確實有以上幾種方法,但他不是同時使用的,而是根據不同的環境,分步驟地實行。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如:

第一階段,羅明堅換穿僧服,用西洋僧侶名義進入中國,起初利瑪竇也這樣做,後來他發現在中國僧侶的地位並不高,不僅為地方官所不齒,亦常為上流社會所擯棄。

而儒士到處受到尊敬,為迎合這個潮流,開啟局面,他脫掉僧服,改穿儒服。與此同時,他還用西洋科學獲得博學的聲譽,從而消除廣東境內藐視外國人的心理。

第二階段,他以大西洋儒士的資格,先到南昌,再到南京,沿途全用儒士的風度與人交際。

他也不公開向群眾宣教,因為那時中國人討厭聚眾宣講,地方官也害怕有人借傳教為名蠱惑愚民,聚眾鬧事。因此利瑪竇改用談話的形式,在寓所客廳中,或在書院裡與人論道。

同時,他開始用漢文著書立說,闡明天主教義,並儘量援引孔子的話駁斥釋、道兩教,證明天主教道理與中國古儒所講道理正相符合。

總之,他認為在未得到皇帝明文准許宣揚天主教之前,不能輕率從事,以免前功盡棄。

第三階段,進入北京之後,雖然比較公開傳教,但他仍然感到,即使得到皇帝的讚許,也未大功告成,特別是幾次驚險的經歷使他進一步認識到,在民間傳教不能大張旗鼓,因為有被認為是煽惑民眾圖謀不軌之嫌,只宜用潛移默化的方法進行傳教,不可操之過急,利瑪竇去世後,他的同伴以為既蒙皇帝欽賜葬地,再也不怕教外官僚從中作梗,於是就毫無顧忌地公開傳教。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尤其是龍華民接任教團監督以後,拋棄了利瑪竇循序漸進、謹慎從事的做法,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使教會勢力得到迅速擴充套件,如南方已從上海發展到杭州。

5、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

萬曆三十九年,李之藻因父親去世,告假回家,邀請郭居靜、金尼閣到杭州傳教。不久,在李之藻的鼓動下,楊廷筠決定棄妾領洗,教名彌格爾,號彌格子。

由於李之藻、楊廷筠共同努力,杭州大批人士信教,到萬曆四十四年南京教案發生前夕,教徒人數已達500多人。

天主教的迅速發展引起當地人土的嚴重不安,尤其是原來信佛的楊廷筠,改奉天主教後,佛教界十分憤怒。行元和尚在《非楊篇》中指名大罵“彌格子不悟中意,躍入利氏三圈”。

在南京,自郭居靜去杭州後,由王豐肅主持教務。

他四處活動,宣傳教義,發展教徒,不僅有上層計程車大夫,而且還有書童、燒飯、賣糕、種園、挑腳、擔水、木匠等各行各業的人信教,以致原來舊的經堂容納不下。

經王豐肅倡議建築洋式大教堂,將此事:

“商於教眾,莫不贊成,慷慨解囊,不數日,湊成鉅款。所奇者,教外之人亦樂於捐輸,人心踴躍,指日興工,不數月堂工告竣,壯麗宏敞,頂上高豎白玉十字架,闔城望見,中國前此未有也。孰意此舉,大惹僧徒妒嫉,而萬曆四十四年之教難,即因是而起。”

6、沈與南京教案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五月,南京禮部侍郎沈第一次上奏《參遠夷疏》,全面攻擊天主教,從而拉開了南京教案的序幕。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沈,浙江烏程人(今吳興),“與弟演同登萬曆二十年進士,準改庶吉士,授檢討。累官南京禮部侍郎,掌部事。西洋人利瑪實入貢,固居南京,與其徒王豐肅等倡天主教,士大大多宗之,奏陪京都會,不宜令異教處此。”

沈為什麼會上奏呢?

有人認為他原是江南名僧蓮池和尚的弟子,蓮池曾在《竹窗隨筆》的天說中,攻擊天主教。沈的這種行動,很可能受到僧侶的慫恿。

沈在列舉天主教懸設胡像、誑誘愚民、佔據王地、徒眾集會等罪行以後,再次請求朝廷

獲治罪。可是這次皇帝仍不批准,奏章留中不發,置之不理。

沈眼看上奏無效,在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方從哲的支援下,採取先拏獲監禁,再請旨治罪的先斬後奏辦法,派兵包圍南京天主教堂,當場逮捕王豐肅、謝務祿及其他教徒24人。

在沈的一再指控下,並透過方從哲、魏忠賢的活動,萬曆四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萬曆帝發出諭旨,將北京的傳教士龐迪我、熊三拔和南京的王豐肅、謝務祿一同押解出境。

根據押送傳教士出境的諭旨,沈立即將王豐肅等人提審、定案,然後裝入木籠,由兵役押送,經南雄押至廣州。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這時,從北京被驅逐出境的龐迪我、熊三拔也到廣州,他們四人一同返回澳門。

原來在南京新建的西式大教堂及五六間教士的住房,被強行拆毀,教堂內的聖像經書被放火焚燒,其他什物,均籍沒入官。

7、為何沒有波及全國?

南京教案發生後,雖未波及韶州、南雄、南昌等地的傳教士,但他們的活動受到限制,其中一批傳教士被迫轉入地下,隱藏在中國教徒家中,如北京的龍華民和畢方濟,隱居在徐光啟家中,杭州西子湖畔的楊廷筠住宅裡,也躲藏著郭居靜、艾儒略、金尼閣等人。

萬曆四十五年沈罷官,迴歸杭州,南京教案暫告一段落。

但是好景不長,1620年,萬曆帝去世,由熹宗繼位,第二年改元天啟,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方從哲又起用沈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此時,山東發生白蓮教運動,沈抓住這個機會,誣告天主教與白蓮教是同類邪教,並指使南京部員徐如珂、餘懋孳逮捕教徒30餘名,並要求皇上從重治罪徐光啟、楊廷筠、李之藻等人,再次掀起南京教案。

但是經過楊廷筠的辨白,再加上葉向高的庇護,使這次南京事件沒有進一步擴大。不久,沈崔被革職隱退,病死老家,教案始得平息。

晚明南京教案:在中國移風易俗有多難?幾個傳教士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崇禎二年(1629年)徐光啟復職,擔任禮部左侍郎,一年後,又升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徐光啟剛回到北京,就推舉龍華民和鄧玉函到歷局工作。

由於傳教士修歷有功,崇禎帝御題《軟褒天學》的匾額,懸掛在天主教堂,從而提高了天主教的地位。

在崇禎帝的庇護下,明朝末年天主教活動又活躍起來,傳教士的足跡遍及福建、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四川、湖廣各省,教徒的人數也有較大的增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

Top